Quantcast
Channel: 江流有声——罗培新的BLOG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
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——第二届“福莲”奖教奖学金颁奖侧记

$
0
0
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

——第二届“福莲”奖教奖学金颁奖侧记


 

风靡全球的《人类简史》讲述了一个逻辑,人们之所以会周而复始地做一件事情,是因为确信它有价值。正如该书作者所说,“想象的现实”是指,对于某件事情,人们笃信不疑,只要这种共同的信念存在,就能演化成惊人的力量。正所谓,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

突然觉得,这正是上海福莲教育基金会的生命与灵魂。先哲柏拉图曾言,“教育无它,乃心灵的转向”。对此,我们深信不疑。因为相信,所以努力。在这里,请允许我公布16位理事的名单“罗祥基、邱文生、李小彬、黄火德、邱承彬、吴上荣、刘德明、简伟庆、周志良、郭楷泽、罗芳艳、吴炎楠、傅小平、马敢、童文河、罗培新”。



      2017年8月10日星期四凌晨4:57分醒来,想着要赶火车,再无睡意。悄悄收拾停当,掐停了闹钟,给太太发了微信“不忍心叫醒你,我先走啦”。挎着电脑包,拖着小行李箱,走出小区时,我下意识地看看表,早上6:01分。


这又是一个美好的上海早晨!林荫茂密的街道上,朝阳透过树萌洒落着晨曦之光,随着轻风吹拂,树叶飘动,阳光在地面上欢快地跳跃着……我仿佛闻到了清晨的树荫所释放的氧气的清香了!

利用工休回家乡,选择搭乘火车,完全是出于保险的考虑。最近航班经常无限期延误,甚至取消,为了不错过第二届福莲奖教奖学金的颁奖暨座谈会,我选择了动车,尽管需要9个多小时,但路上可以读读书,也不会误事。

看看时间还早,我聊发少年狂,扫了一辆摩拜单车,骑行52分钟,赶到伊犁路10号线地铁站,七站地铁后到得虹桥火车站。


安检、检票,到1号车厢,刚一落座,就有一年轻的父亲,带着三岁左右大的小孩,惴惴地问我,是不是也去龙岩,我说是的。他说,他太太后来订的票,订在9号车厢了,能不能换个位置,让他一家人坐在一起。他一边说,一边拿出手机,给我看订票的短信通知,此刻又喃喃地说道,不知现在是否还来得及。我问乘务员,在车里能够从一号穿行至九号车厢吗,答说不可以,因为九号是另外一个火车头对接的第一个车厢。我又问,现在从外面走过去来得及吗,答说来得及。我拎着箱包就往外走,同时对这位年轻的父亲说,赶紧打电话通知你太太吧!在路上,我听见小伙子追出来喊“谢谢啊……”,走了二十几米,对面过来一位年轻的女士,行色匆匆,我说,是从九号到一号去的吧,来得及的。对方看看我,明白过来,说“谢谢你啊”……
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选择简单的出行方式,节省了费用,锻炼了身体;选择小小的善举,方便了别人,欢愉了自己……虽然累一点,但切换角度,腾挪立场,可以迅速与生活讲和,甚至获得别样的快乐。

 

   2017年8月12日(星期六)上午9时,连城一中敬和楼五楼会议室,第二届福莲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。

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会长罗祥基、理事邱承彬与我,代表基金会回来参加颁奖仪式。与第一次相比,福莲基金会的运作更臻完善,体现在四个方面:

其一,本着“好教师教出好学生”的理念,调整了奖教金与奖学金的比例,从原来各50%,调整为60%比40%;


其二,增设团队奖,将教师比例中增加的10%,设定了团队奖,包括备课组、管理团队等;


其三,赋予了三所学校更大的自主权,除了奖金总额与授奖结构保持不变之外,允许三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金额与数量;


其四,完善了基金的流转程序。从原来直接拨付到个人,再由个人取出,通过颁奖现场奖励给获奖者,转变为先行拨付至东台教育基金会的账户,再由其转至个人,然后将获奖者的签名册,转寄至福莲基金会存档。



   对于三所学校而言,“福莲”基金会颁奖仪式,像是一场盛大的庆典。很多人为此忙碌了许久,尽管没有任何报酬,但内心却收获了通透的获得感。

罗小林书记神采奕奕,主持了这场颁奖仪式。小林书记在介绍嘉宾时,特地提到了前来观摩和参加座谈会的校友们。



   首先由李德芳副校长宣读获奖教师、获奖助学生名单。此次颁发“福莲”奖项,共有51位优秀教师,85位优秀学生,6个班级优秀团队,7个备课组,1个优秀管理团队获得了奖励。如前所述,与第一届相比,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团队奖励,进一步丰富了获奖的类型。

接下来的颁奖环节中,我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,获得奖励的老师和同学,前来领受奖励证书及奖金时,主动向我们表达谢意。意识到表达的需要,并且敢于表达,这就是进步。或许,福莲基金会设立之初,并没有预期这方面的教化功能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我和其中的一名获奖者——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罗钦瑞同学用力握了握手,我知道,他家境并不宽裕。他自身的优秀,加上这份奖励,希望成为他的一个宝贵人生起点。我们相约上海再见。

我还注意到,一位纯朴的农村妇女,前来代其孩子领受一笔福莲助学金,我紧紧地握住这位首次谋面的母亲的手,分明感觉她的内心,涌动着滚烫的情愫,那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炙热的爱。


教师代表发言的环节,由连城一中的陈碧珍老师完成。陈老师用意极深,情怀满溢,闻者无不动容:

 尊敬的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罗祥基会长、罗培新理事、邱承彬理事,尊敬的领导,各位来宾,我的同仁们,亲爱的同学们:

很荣幸能够作为“福莲”奖助金获奖教师代表站在这里表达我的敬意与谢意,很激动也很忐忑,许多老师比我优秀也比我努力,我只是比他们运气好一点而已。

这些天我沉浸在一种久违的幸福氛围中,我深知这份荣誉来之不易,物质层面与精神领域的双重嘉奖,令人振奋。那种得到肯定的喜悦与满足充盈着我,让我深深感恩于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,感恩于学有所成、创业成功、不忘母校、心系桑梓、慷慨捐资奖学奖教的各位乡贤。

连城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,百年历程,孕育造就了一大批有口皆碑的名校长、名教师。他们有才华有抱负,饱读诗书,儒雅风趣,教学水平与人格魅力都令学生们折服。百年老校,百年沧桑,弦歌不辍,薪火相传。我们有过辉煌,也曾桃李竞艳硕果累累。每一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特点,如今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恰逢其时,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成立,“福莲”奖学奖教给予我们的奖掖与扶持、信任与托付,情深意重,意义非凡。受此激励,相信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,将教育事业当成良心事业的领导老师们,一定会将前辈教书育人、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,一定不辜负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这份沉甸甸的美意,更加砥砺前行,风雨兼程。

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:“教育的本质是: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豸峰高,文水长,东台山上,桃李芬芳。我们要做那棵遒劲有力的树,那朵高远飘逸的云,我们要担得起“灵魂工程师”这个无上荣光的称号。不忘初心,坚守大地,在日趋浮躁的时代里,做麦田的最后守望者。

不畏浮云遮望眼,我们有理由相信:在县委县府、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与有力决策下,在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下,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连城一中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,连城的教育事业将迈上新的台阶。

最后,谨祝各位领导、来宾、老师们身体健康,工作愉快,祝同学们学习进步,鹏程万里。

谢谢大家。

 

  获奖学生代表的发言,由录取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罗裴越同学完成,我特别喜欢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这句,尽管不是她的原创,但它表达的传承理念深得我心。

 罗裴越(获奖学生代表):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我是连城一中2017届高三(6)班的毕业生罗裴越。

很荣幸,能作为“福莲”奖学金的获得者代表发言。请允许我代表各位获奖同学感谢“福莲”奖学奖教基金会的各位领导,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。还要感谢这三年来一直培养我们帮助我们的亲人们和老师们,是他们三年如一日的陪伴,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。

对于我们来说高考结束了两个月,但一切依旧恍如昨日。我还常常想起高考前充实的日子,想起那个坚定而从容的自己。在这一场考试我们交上了较为满意的答卷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已高枕无忧。其实高考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,高考的好成绩只是打开了通往更好人生道路的一扇门。门后的道路很长,人生的考试并未就此结束。我们将走进或无形或有形的考场。仍然需要像高中求学一样,勤勤恳恳,信念笃定,思路清晰,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。

 

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“福莲”奖学奖教基金会的领导们,给我们这些后辈树立了榜样。心系桑梓,饮水思源。今日基金会的这些乡贤,昔日也是连城的优秀学子;而今日我们这些学子,将来也愿意为建设家乡献出一份力。你们递给我们火炬,我们愿意传递下去,再添一束光亮。奖学奖教,奖赏的是与连城一代代人息息相关的教育,唯有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把兴文重教的风气延续下去,把激励人才的希冀延续下去,有福的连城才会真正实现。

最后,衷心祝愿“福莲”  奖学奖教基金会的事业蒸蒸日上,也祝愿各位领导、老师工作顺利,各位同学学业有成。谢谢大家!

随后走上台前的罗炳志(罗裴越的父亲)代表家长发言:福莲传递的是尊师重教的理念与情怀。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孩子们的付出,正是因为你们默默无闻的关心和奉献,孩子才有今天。我想对所有学生说,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,你们的优秀,需要重新证明。不要让高考成绩作为你人生的最高成就……

 

一中校长吴炎金代表三所学校,发表了情真意切的致辞,特别提及福莲奖教奖学金,对于学校教师辛勤奉献、勤恳努力,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

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罗祥基会长走上台前,发表了意味深长的演讲。他是基金会的首任会长,为福莲奖教奖学金的设立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他的演讲,朴实无华,充溢着对后辈晚学的谆谆教导,和对母校教师的殷殷关切。在演讲的最后,他甚至运用他的医学专长,勉励家乡父老保持健康的心情。他说,心情对一个人的健康,太重要了。在饮食方面,建议大家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,保持饮食的清淡。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兄长。

邱承彬理事的演讲虽然用时极少,但用情极深。他说,自己的父母都还在连城,扶助桑梓是自己心之所愿,非常希望家乡的教育事业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阔步前行。

按照会长的安排,由我来做最后的发言。我以“团队完美、彼此成就、至纯至善、福报绵长”为四个关键词,完成了这项任务。

 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:

大家好!

首先,祝贺获奖师生。每次参加福莲奖教奖学金颁奖和座谈会,于我而言,都是一场灵魂的洗礼。我分享了大家的快乐,也感动于你们对教育事业的付出。今天,我想以“团队完美、彼此成就、至纯至善、福报绵长”为题,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一些感受。

其一,团队完美。我记得,管理大师柳传志曾言,人无完人,团队可以完美。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就是一个完美的团队,这是一个用心至诚、用情至深、用力至精的团队。罗祥基担任首届会长,他的妙手仁心,勤勉努力,为基金会的设立,奠定了宝贵的基础。大家都知道,做会长难,做创始会长尤其难。我多次见他在不同场合劝募,用情用力之深,令人动容。邱文生理事的远见卓识,以及他作为最大捐赠人的倾情付出,保证了“福莲”生生不息。李小彬理事担负着巨大的风险压力,为基金的保值增值,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另外,他还要兼任基金的划拨、获奖师生的建档备查工作,非常辛劳。邱承彬理事今年又捐了5万元,并且全程参与了两次颁奖活动。简伟庆在福莲教育基金会的框架内,创建了“福莲-仪菲”助学金,并且亲自率团访问每一位受助者家庭……时间关系,不一一列举,只把他们的名字,在这里公布一下。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的理事有十六名:罗祥基、邱文生、李小彬、黄火德、邱承彬、吴上荣、刘德明、简伟庆、郭楷泽、周志良、罗芳艳、王炎楠、傅小平、马敢、童文河、罗培新。






   在这里,我还要对我们的理念作个诠释,这也算是团队完美的一项明证。作为“福莲”奖教奖学金的设立方,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在一中百年校庆之时,并没有把筹措的钱款一次性转移,而是捐了少量部分,留下更多的钱,设立基金,细水长流,以谋长远。果然,我们与校方沟通,通过建章立制,持续投入,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教化之效,孵化之功。甚至奖学奖教金取“福莲”之名,寓“福报连城”之意,我们也是斟酌再三,细为议定的。俗语说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只有持续投入心力,久久为功,才能形成良善的文化,而文化,才拥有最为持久的生命力。我很荣幸,成为这个完美团队的一部分,从取名“福莲”,到每次活动,我一路见证着她的成长……

其二,彼此成就。“福莲”的创立与推广,是一个互信建立的过程,更是一个彼此成就的过程。

首先,我们要感谢三所学校的管理层。你们本着发展教育、培育良才的愿景,不辞劳苦,按照基金会的要求,一遍遍修改评选细则,并且亲自到上海与我们沟通。本着同样的愿景,由罗小林书记带队,把优秀的高一保送新生送到上海、北京等地游学,参访复旦、交大、北大、清华等名校,增长见识,开拓视野。你们的努力,使我们小小的善行义举,有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和载体,也使我们扶助桑梓,有了一个精准的着力点。谢谢你们成就了上海福莲基金会。

其次,我们要感谢教师。昨天我们92届高三(2)班校友,与连城一中的教师,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。我们的很多校友多年不摸球,是临时搭就的草台班子,典型的“乌合之众”,输球情理之中。尽管我们输掉了比赛,但感受到了一中教师在篮球场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,礼让校友的谦谦君子之风,很受教益。我经常想,一批喜学乐教的园丁,在东台山上,有梦想,有篮球,有诗歌,有新鲜的空气,有爱学的孩子……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人生画卷!




   我希望,正如获奖教师代表陈老师所言……“相信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,将教育事业当成良心事业的领导老师们,一定会将前辈教书育人、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,一定不辜负上海连城教育基金会这份沉甸甸的美意,更加砥砺前行,风雨兼程。我们要做那棵遒劲有力的树,那朵高远飘逸的云,我们要担得起“灵魂工程师”这个无上荣光的称号。不忘初心,坚守大地,在日趋浮躁的时代里,做麦田的最后守望者“。“麦田的最后守望者”,这句话,我非常喜欢,诗一般的语言,沉甸甸的责任,谢谢大家了!






   再次,最后,我们还要感谢学生。学生的成长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依归,学生的成材,是学校最好的名片。谁得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今天给优秀学子颁奖,不禁想起今年6月份接待一中的游学孩子时,言自心声的一句话:……只要有一颗充实而丰盈的内心,保持好奇心和观察力,孩子们一定会收获满满。我从他们透亮的眸子,年轻而清澈的目光中,看到了连城教育的未来与希望!大家共同努力,raise them up!提升他们,就是提升连城的未来,提升我们的永远不曾走出的精神家园!

今天我注意到,许多学生前来领奖时,会很自然地表达谢意,这是很重要的一步。不是我们需要你们的感谢,是因为当下,懂得感恩,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核心竞争力。耶鲁大学校长彼得•沙洛维说,当我们心存感恩时,就很难同时感受到妒忌、愤怒、仇恨等负面情感。我们可以注意到,那些在生活中常表达感激的人,往往也会在社交方面更加如鱼得水。实际上,表达感恩的能力不仅是一种社交礼貌,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。心怀感恩的人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,具有更强的抵抗力。即使在困境中,他们也能发现美好的东西。更重要的是,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过去一直感恩他们的人。各位同学,你要记住,你通过我们,学会了表达感恩,也就成就了我们教化后学的良善愿景。谢谢你们!

 

其三,至纯至善。一直很喜欢一句话,水的清澈,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,而是在于懂得沉淀;心的通透,不是因为没有杂念,而是在于明白取舍。关于福莲奖教奖学金,所有的理事,达成一个基本共识,我们素心行事,一切从简,坚持三条原则:第一,我们回来参加颁奖仪式及座谈会,从来不主动联系地方官,绝不打扰他们的工作。第二,所有的差旅住宿等费用,都由理事个人承担,目前基金会的管理成本与财务成本为零。第三,所有理事为此付出的努力,没有一分钱报酬。有的时候会辛苦一些,但只要心不累,就不会觉得累。只要目标正确,就不会嫌路远。

其四,福报绵长。曾经读过一本有关佛理的书,说到人类自我提升,所面临的最大障碍——分别心。因为不了解万事万物的本性和真相,一切以自己的五官感知来判断事物,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上,进行着更加细致和执着的分别。一切习惯于以自我利益为核心,判断事物的好坏、是非、对错、善恶、取舍标准等。今天对我有利则判定为好事、好人,明天对我不利则判定为坏事、坏人,往复多年,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——分别心。而真正大写的人生,却绝无此类差别心。做正确的事情本身就是福报,与个人利益毫无瓜葛。正如第一届颁奖仪式上,我曾经和大家所分享的修女特蕾莎的人生信条,因为我非常喜欢,而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我再次分享如下:

特蕾莎( Teresa)修女的人生信条:

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、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

不管怎样,你要原谅他们

即使你是友善的,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

不管怎样,你还是要友善

当你功成名就,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

不管怎样,你还是要取得成功

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,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

不管怎样,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

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,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

不管怎样,你还是要去营造

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,他们可能会嫉妒你

不管怎样,你还是要快乐

你今天做的善事,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

不管怎样,你还是要做善事

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,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

不管怎样,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

你看,说到底,它是你和上天之间的事

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

最后,我还希望与大家分享法国诗人罗曼罗兰说过的话,真正的英雄主义,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,仍然热爱生活。谢谢大家!

 

县教育局的项涛书记最后代表行政管理部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。

 

炎炎夏日,热情似火,师生合影。

 

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下午,敬和楼三楼,举行了福莲基金会座谈会

罗小林书记委托我来主持,我在介绍座谈会的主题之后,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校友和学生。


校友代表一:感谢培新给我们机会,来参加座谈会。之前,培新有把福莲的工作在群里共享。我感觉,现在缺的不是爱心和资金,缺的是制度和保障。校方是不是可以建一个对接的领导小组,把这些工作制度化,把细节做好。比如说,培新做记录当然好,但以后建议校方做记录(罗培新:建议校方请同学完成全部会议记录,特别是微信推送,也可以交给学生完成,老师来指导。相信学生,他们会做得好的,而且会得到锻炼)。

校友代表二: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,是对教育事业非常具体的支持。培新在我们班上一直在传播正能量。我有三个具体的建议:其一,注重一中的历史传承,可以把一中的老校舍、历史建筑,通过平台展示给校友。其二,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。我有一个感受,刚才培新也有说到,家长最关注的,还是学生的学业。但现在有很多学生高分低能,到了工作岗位之后,无法适应社会竞争。所以,建议学校通过学生社团、兴趣小组等平台,锻炼学生的能力。学校应当有这样的平台,给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。其三,注重细节。颁奖的议程,如果提前发布出来,也是一个宣传的过程。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与礼仪的培养,对自己有所要求,毕竟学生出去,代表一中的形象。

校友代表三:培新分享的内容,都会发到同学圈,我一直有关注。吴校长谈到过生源的问题,建议研究下,有没有好的政策,把优质的生源留下来。

曹奕辉(连城一中高二,马上升高三):我愿意承担微信这项任务(罗培新了解到他已经是高三的孩子后,感谢他,并且建议他指导,由学弟或学妹承担)。另外,我参加生物竞赛,在最后阶段去培训的时候,才发现对手前面几个阶段都参加了。如果初三开始培训,会好很多,特别是游学项目里加上此类内容。我现在高二,你刚才说微信平台,我很受激励。漳平等外校的微信微博,有做得特别好的,我能够挖掘很多背后的故事。

 李永成:建议设立学科竞赛方面的奖助学金。

李伊帆:建议把授奖范围扩大到初中(杨礼华校长:这是一位有情怀的孩子)

陈四妹(连城二中高三应届毕业生):作为助学金的领受者,我非常感谢。我是高三毕业班的学生,有一次去外地打工一个月,赚了800元。如果能够提供打工实践机会,并且将助学金以补贴的名义发放,会更好。

罗仁灿(三中高三应届毕业生):我基本上每年暑假都出去体验生活,社会上我们学校可能会有一些偏见。但我们认为,虽然在硬件上比不上,但我们也非常不错。建议学校要加强对学校美誉度的宣传与提升。


最后,校长们初步议定,颁奖轮流做庄,初步建议第三届福莲奖助学金的颁奖典礼,由连城三中承办。祝福连城。福莲,明年见!

 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